close

电影是由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详细情况可以看

http://td026544.pixnet.net/blog/post/30170466这个blog

第一次看到关于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在一篇关于服装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地位的文章中。穿警服的人员更具攻击性,而穿囚犯服则的更容易逆来顺受。过后开始知道了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五大心理实验之一,就去找了相关电影看看。
看完电影找了影评之后觉得心情有点微妙。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德版的死亡实验拍得比美版好。我因为资源问题其实没看过德版,但我本身还是喜欢这部美版的死亡实验。
与真实实验不同的是,在电影里,研究人员是利用闭路电视和红灯监视这场实验,并没有直面接触实验者。如果打破规则,则会亮起红灯,表示实验结束。此外,电影的背景设在经济萧条时期,大家似乎都很缺钱。而大家参加这场实验最重要的是目的就是赚钱。
在剧中,许多角色都频频望向红灯。我认为红灯在电影里象征着一种道德底线。当守卫不小心打到犯人时,红灯并没有亮。随后守卫们放开了胆,变本加厉地欺负犯人而红灯始终都没亮。没亮红灯在里面仿佛表示着,对于这些守卫来说,这种处理犯人的方式并没有到触犯到他们的道德底线,又或者是这些守卫的道德底线已经沦丧了,失效了(我更喜欢后者的说法)。
而当犯人群起反抗时,主角获得一次用刀杀仇人的机会,但他最终选择放弃刀子,而是用拳头意思意思打一下就好。到了这时,红灯亮起,如同表示着男主还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不愿意杀害他人。
虽然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可是不可否认它还是有很大的缺点,尤其是节奏感。其实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架构,像是十四天这个时间倒数,可以做出一种紧张感。可是导演好像完全放弃这个设定似的,当你看到他们好像要打完的时候,才突然出现个DAY5。有种wtf的心累感。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他们时不时就插入一些回忆片段。像是突然插进男主在之前采访时表示自己认为忍让是促进人类和平,下一个镜头就是男主为了朋友打破规则。还有前面表示男二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后一秒就放男二因为虐待犯人而兴奋。
这些戏剧冲突带了的只是出戏和混乱的感觉,并没有什么卵用。
还有一点蛮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演员颜值是真不高啊啊而且演技并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尤其是强硬安排男女主的爱情戏,真的让人看了没什么感觉(还好没有到尴尬的程度)。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踩着及格边缘的电影。但我还是挺喜欢它的,尤其是它对红灯,闭路电视与规则做的隐喻(虽然大部分都是自己脑补)。最重要的是,我爱它的题材,我爱它的题材,我爱它的题材,重要的事说三次。


PS:关于另一部也是心理犯罪题材的汉尼拔,不是我不要写影评,可是我电话的电量不够支持我啊啊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犯罪 废话连篇
    全站熱搜

    小鱼在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